汉中一乡镇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强化主流媒体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汉中日报社启动开展“进企业 入镇村 访民情”全媒体调研采访行动。即日起,汉中日报推出“进企业 入镇村 访民情 汉中日报社全媒体调研采访行动”专栏,集中报道我市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改善、乡村振兴、作风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成效和典型经验,以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和急难愁盼事,生动展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市在“企业发展新业绩、农村社区新面貌、民生福祉新改善、党员干部新作风”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年产值逾13.5亿元,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综合实力稳居全县第一方阵

城固上元观镇三产齐头并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上元观高速引线物流综合加工产业园,已落地规模以上企业8户,年产值逾13.5亿元。  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繁荣兴旺的陕南著名古镇,年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  强力打造高质量引擎,综合实力稳居全县第一方阵。  “当年红四方面军进抵上元观镇,就在此处召开会议,总结了西征以来的政治工作,准备在陕南建立革命根据地。”4月6日,站在“上元观会议”会址前,61岁的城固县上元观镇乐丰村村支书邹会明感慨道。  红色是这片土地的鲜明印记。如今,这片红色的沃土孕育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传统节气“清明”过后第二天,记者走进上元观镇三星村,放眼望去,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新风扑面、乡村宜居,铺展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图片

▲ 古城风貌

从一地看一域。城固县上元观镇用活特有的文化资源,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红色打底,让产业更兴旺、乡村更宜居、乡风更文明、生活更富裕。

优农业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大棚外,白色小花似铃铛,蝶舞蜂飞;大棚内,蓝色果实如宝石,果香弥漫……眼下,城固县上元观镇包家营村的五百亩蓝莓基地,露天蓝莓正值花期,温室内的蓝莓已相继成熟,呈现出一道别样的风景。

图片

▲ 蓝莓花

“从这周开始,就进入蓝莓采摘期了,将会持续到6月底。”蓝莓基地主管刘宝庆说。由于蓝莓采摘是一项细活,采摘高峰期每天需要600多名采摘工,带动了周边县市乃至邻省的劳动力就业。  村民许红霞正在大棚里娴熟地修剪蓝莓枝叶。从基地建成开始她就在此务工,今年基地新建了6个智能控温控湿大棚,她就承包了大棚的管理权。“你看这蓝莓长得多好,产量高了,我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了。”她笑着说。  城固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无论年平均气温、降雨量、无霜期等均适宜蓝莓生长。2018年,该县引进陕西城固汉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依托城固机场、高铁的运输优势,结合汉江沿河流域段沙壤土生态环境,在包家营村以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流转低产田和荒芜土地500亩,发展露地及现代阳光大棚蓝莓种植产业。

图片

▲ 蓝莓基地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建成400亩露天、80亩防雨棚、20亩温棚规模化种植园,全园配套奈特菲姆智能水肥滴灌系统、2000平方米蓝莓鲜果加工冷库、150平方米蓝莓质量检测中心。

图片

▲ 蓝莓

熟透的蓝莓挂满白霜,颗颗圆润饱满,品相口感极佳。刘宝庆介绍,他们从蓝莓基地选址到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全程实施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将羊粪锯末、菜籽饼等发酵后作为有机肥,并配合使用糖蜜发酵氨基酸等方式提高蓝莓品质。目前该公司与鑫荣懋、百果园、盒马生鲜等超市及水果渠道商签订合作协议,生产的蓝莓主要发往北上广深等城市。

图片

“除了获得土地流转费用外,当地农户还可到基地务工,丰产期基地支付年劳务费近500万元,在推动当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刘宝庆说,后期,公司还将建立蓝莓深加工生产线,生产蓝莓酒、蓝莓果酱等,并依托上元观古镇旅游景点,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蓝莓主体文化示范基地。

强工业

塑造乡村产业新格局

距离蓝莓基地2公里处,就是年产36万吨饲料的大北农饲料加工厂,这是陕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猪饲料生产企业。

图片

▲ 大北农饲料加工厂

在厂区主管胡嗣贤的带领下,记者戴好安全帽、完成消毒后走进生产车间。“这是我们的出料口,大型货罐车可以直接在这进行装车。”胡嗣贤说,工厂生产的饲料主要供给汉中本地的大型养殖场,部分产品销往宝鸡、安康等周边地区。  因为生产全自动化,人力更多用在产品质检、系统维护监测等方面。在生产控制中心,有块巨大的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全部生产线的生产情况,包括进料、配料、制粒、产品封包等操作信息,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胡嗣贤介绍:“按照目前产能算,每天可生产12万吨饲料。”  大北农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依托猪饲料产业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设计了符合汉中地区养殖需求的全套系产品以及丹系猪用饲料等特色产品,共计20多个。

图片

“工厂现在正大力推广运用‘大北农智农通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生猪生产、销售、市场信息网络化管理,提升生猪产业盈利能力。”胡嗣贤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饲料工业生产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下一步将投入二期建设,扩大产业规模,联合地区规模化养殖企业深化共建百万生猪产业联盟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与智能化,降低养殖和运输成本,推动当地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产值1.09亿元,年纳税138.8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近年来,该镇紧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统筹布局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构建乡村产业新格局。

活文旅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步入恬静的古镇,沿着石板巷道穿行,两侧古朴的房屋和红色旧址记载着历史和人文变迁。汉中籍第一位共产党员刘秉钧就诞生在这里。

“游古镇、缅先烈、忆风俗、赏戏曲、听故事、品美食”……节假日期间,坐拥刘秉钧烈士故居、上元观会议会址两大红色旅游名片的上元观古镇,推出多个文旅新活动,红色旅游、近郊游、乡村游……吸引了不少游客。

图片

▲ 上元观古镇城门城墙

近年来,上元观镇高度重视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开发,充分挖掘陕南古风与红色文化主题有机融合,紧扣红色文化主题,统筹各类资源,持续提升“造景”能力,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古镇建设出新出彩。  “依托红色古镇的优势资源,镇上举办了面皮大赛及美食节,年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最近我们正在全力打造AAA级景区。”上元观镇镇长曹江波说,依托其成熟的服务体系,旅游旺季上元观每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农闲时,古镇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售卖自产的农产品,增加收入。不仅留住了乡亲,也让当地村民吃上了“文旅饭”。

图片

▲ 城墙夜景

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和商铺,古色古香的城楼和青砖黛瓦,“一步一景”让上元观古镇成为天然的摄影棚。汉风艺韵传媒负责人说,现在来景区游玩的游客已不再单纯满足于用手机“打卡”,他开设了汉服体验馆,通过“沉浸式”汉服体验,用照片为往来游客留下美丽的记忆。  上元观古镇的发展不仅是城固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汉中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对于未来,该镇已经绘制好了美好的蓝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三产发展为支撑,建成特色鲜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4-25 13:57
下一篇 2023-04-25 15: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