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汉中之各县区地名渊源 网站小编 • 2021-12-30 14:27 • 印象汉中 • 来源:知聊汉中 汉中市共有11县区,地名也各有特色,作为汉中人,你了解过这些名字的历史渊源吗? 汉台区 因有古汉台而得名。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东大街。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居住的地方。西汉立国之初,汉中太守田叔在此“置名材,立官室”,为刘邦建造了行宫。后人称之为汉台。 南郑区 因“郑人南奔”而得名。其名始于春秋初年,公元前770年,居住在如今的陕西华县一带的郑国人,因为犬戎入侵,国破,一部分郑国人随着周平王东迁,进入现在的河南境内,是为“新郑”(今河南新郑市);另一部分向南沿着秦岭谷道进入汉水上游,是为“南郑”。《水经注》里也有“(郑)恒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的记载。 城固县 城固取“始城而冀其巩固”之意。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始置成固县,取“始城而冀其巩固”之意。意思是说:开始筑城的时候,就希望它永远坚固,牢不可破。古代“成”“城”通假,南朝刘宋时加“土”于“成”,所以沿用到现在。 勉县 勉县因处勉水之北而得名。古时称汉水为沔水。西汉至南北朝设沔阳县(水北为阳),后改设沔州(治所原在今略阳县城,南宋迁至今地),明代降州为县。1964年以“沔”字生僻而改为勉县。 西乡县 西乡县是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由南乡县改设。关于名字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认为是由西乡侯张飞而得名的。蜀汉时期,因张飞为涿郡之西乡人而被封为西乡侯,借地封侯,寄食南乡。后来,晋武帝遂改南乡为西乡。 洋县 因洋川而得名。清嘉庆《汉中府志》中记载:“名洋,以川名,旧治在西乡祥河之上,祥河之川为祥川,其后改祥为洋。”唐代将位于今西乡县的洋州治所迁入今洋县城,明代降州为县。 宁强县 宁强源自“宁定羌氐”。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平洮州(今甘肃临潭)羌乱后,设宁羌(军事驻地)于徽州(今甘肃徽县);据地方志释义:“其曰宁羌,盖亦辑宁氐羌,以羌之永宁耳。”洪武三十年(1397年)九月,迁宁羌卫于羊鹿坪(今县城);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设宁羌州,州、卫并存。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为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宁强县,取“安宁强固”之意。 略阳县 略阳的古名甚丰,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随着历代建置沿革,先后称过“沮县”“嘉陵道”“武兴”“顺政”“兴州”“沔州”等等。略阳之名的由来,亦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至分为二类:一是侨置说。南北朝时,陇之秦安设有略阳郡。因连年战争,彼地人口南迁至此,仍旧沿用原郡县称谓。《南齐书》因而载之:“武兴县侨置略阳县。”二是要隘说。据嘉靖略阳县志载:“此地为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故名‘略阳’。” 镇巴县 因地处巴山腹地,“境内有大小巴山,置县以镇摄之意”,故名镇巴。东汉封班超为定远侯于此。清嘉庆七年(1802)设厅,以定远为名。1913年改厅为县时,因县处巴山之中,改名镇巴。 留坝县 因境内有“留侯祠”而得名。明清以前,本名“刘坝”。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设留坝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留坝县。1958年撤销,并于凤县;1961年恢复原境,将原并入汉中市的褒城县东北部(即马道区)划入县境。 佛坪县 因原县城在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而得名。清道光五年(1825年)划周至、洋县部分地区设佛坪厅治于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乡老县城村),故名。1913年改厅为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因匪患猖獗而迁县城于袁家庄(今县城),仍旧名。1959年曾撤消并入洋县、周至、石泉等县;1961年9月恢复原境。 本站转载内容均已标明出处,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0) 网站小编 生成海报 汉中城东4所公办幼儿园明年投用! 上一篇 2021-12-29 14:33 印象汉中之莲花池公园 下一篇 2021-12-30 14:28 相关推荐 印象汉中 印象汉中之城固钟楼 风吹铃响,飞檐翘角 在汉中城固县博望镇钟楼街 屹立着一座钟楼 据清代《城固县志》记载 城固钟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后因兵祸焚毁 重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1949年前后曾经过… 2023-01-05 印象汉中 印象汉中之大河坎 商铺林立、车水马龙 它是南郑区人口数量最多 经济最繁华的镇 可你知道70多年前的大河坎是什么样吗 大河坎原名下水渡 因设下水渡口而得名 据资料记载 汉中市境内有古渡口9处 其中消失… 2023-01-31 门户君的探寻:汉中1号系列之“公证巷” 汉中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汉中的背街小巷等你来做客。 伏天的“炎酷”又有谁能吼得住?我依稀记得,还是在半个月前的一个星期天,享受了一场凉爽的夏雨。自从进入伏天,汉中… 印象汉中 2015-08-11